目前分類:好書推介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LYTseminar.jpg 

 

醞釀十年,行走萬里,跨三大洋五大洲,閉關四百天,終成十五萬字,
龍應台讓人最震憾、心疼的作品。
所有的顛沛流離,最後都由大江走向大海,
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
跨民族、跨疆界、跨海峽,
龍應台以恢弘的氣魄、銳利的文筆、溫柔的心靈,
讓你看見我們的父母,一整代人「隱忍不言的傷」。
這是一本 ── 你從來沒認識過的一九四九。

    

龍應台的筆 很厲害

就在這個六十週年的日子

帶來對中國內戰的人文反思

 

我們這一代人

歷史 從來只是屬於教科書的事

龍應台讓我們知道

歷史 其實一直在我們的身上

在我們的公公爺爺 爸爸媽媽身上

只是 我們從沒有去認識它

而且很努力地去遺忘它

 

「台生」「港生」不只是身邊朋友的名字

「成都路」「復興路」也不只是台北的街名而已

這一切 全都是我們身邊的歷史

 

1949

跟我好像沒有甚麼關係

除了六十週年以外

說實在一點

其實「六十週年」也只是跟我的工作有關係而已

 

看完這本書後

我突然很想認識1949

很想認識我爸爸爸爸 媽媽的媽媽的1949

很想知道他們是怎樣從這些歷史中走過來的

可惜的是 我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 

 

 

龍應台《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全球首發演講會

  

日期: 2009918(星期五)

時間:晚上7:30

地點:香港大學陸佑堂

主持:陳冠中先生

Linkhttp://hkuems1.hku.hk/hkuems/ec_hdetail.aspx?guest=Y&UEID=12328

 

當我收到這個 email 的時候

已經是「The registration quota is full.

希望這次會跟上次的演講會一樣

有場外的直播 quota ~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168226728.bmp  

   

龍應台的《目送》是我近期最愛的睡前讀物。

 

第一次讀龍應台,是坦率得近乎「痛楚」的《親愛的安德烈》,從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的家書,看到身為一個母親目送孩子展翅高飛的失落感,但畢竟我不是一個母親,很難感受到那種母子親情的溫暖。

 

新書《目送》卻令我相當感動。

 

從陪著年邁父母親中滋味自己為人女兒的過往,人生充滿一去不返的背影與目送,書裡處處是讓我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看來非常親切。

 

當然,龍應台最為人熟悉的,是她的《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百年思索》《龍應台的香港筆記@沙灣徑25號》《請用文明來說服我》等等,對於台灣、香港文化研究及批評的作品。

 

就是這幾本書,令最近的我對香港社會文化愈來愈有興趣。

 

「當我在桌前坐下 ── 龍應台談文學啟蒙」

 

10 18 日香港大學邀請了龍應台辦一個講座,談談她的寫作啟蒙心路,找了對文化文學同樣有興趣的妹妹一起去,已經很久沒有回港大看看了,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LINKhttp://jmsc.hku.hk/cms/content/view/442/1/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conomics is just common sense presented in a language that nobody can understand
~ 李國章

 

想不到我上堂時經常掛在口邊的說話連李國章都同意喎!

 

同學們,請相信這事實吧!

 

 

反常識經濟學 More Sex Is Safer Sex

 

m140255589.jpg   

 

這是繼《蘋果橘子經濟學》後推介給同學的 Econ 書,簡單的 concept 加上有趣的生活例子,經濟學真是充滿娛樂性,只要你明白了當中的可愛之處。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135758891.jpg   

 今天逛商務時看到香港已經有賣喇!

 

《燦爛千陽》是阿富汗裔美國作家 Khaled Hosseini 繼《追風箏的孩子》後的第二本書,是關於阿富汗紛亂的社會中男女不平等的故事,看到很多台灣網友對它都極力推薦,大家都說不論評價、感人指數都不下於《追風箏的孩子》, 很想快點擁有它呢!

 

但仍有通識卷未改完,還是多等數天吧!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114728006.jpg


才剛在今期的《誠品好讀》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想不到竟然這麼快便讓我在香港田園看到。

 

楊絳的新書《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

 

認識楊絳的書是數年前的《我們仨》,那是一部令人傷心的作品,寫的盡是喪失夫君以及獨生女兒的悲慟,「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文字表達的那哀痛令我很難忘。

 

《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個九十六歲的老人,能夠寫書已經夠震驚了,而且更是這樣平和地直視人生的盡頭,自問自答探究人生最終極的問題 生死、靈魂、鬼神、慾望、靈肉等,簡直是難以想像。

 

晚上在改卷的空檔中,匆匆看了數章,上半部《自問自答》中,說的都是些神和鬼的問題,人的靈魂、個性、本性,靈與肉的鬥爭和統一,命與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價值等等問題,似乎需要反覆沉吟與咀嚼才能夠有啟發,所以沒有細看。

 

反而後半部分,由注釋的多篇散文構成的故事就很吸引,都是些關於錢鐘書和楊絳身邊的小人物的故事,讀起來淡淡的,平和中的真誠特別耐人尋味。

 

我想,一個九十六歲的老人,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經歷整個世紀的人,思索出來的必定是她一生寶貴的收穫,絕對值得慢慢細味。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天這個時候,我就會知道《哈利波特》的結局了。

 

由第一本《哈利波特》開始,這套書已經佔據了我床邊最重要的位置 10 年了,已經忘了自己每本看過多少回,每次都是由第一本開始看,因為我最愛看的就是迷團一個一個的出現和逐一去解開的過程。

 

現在你竟然告訴我:「所有的迷團明天就會有答案了。」真的很難接受呀!我寧願永遠也不知道答案。

 

我覺得《哈利波特》將會是這個年代愛書人的一個共同記憶,就像我媽心目中的《金庸》一樣,n 年後的某一個早上,當我在茶樓一盅兩件的時候,「斜角巷」和「魁地奇球賽」將會是我跟不相識茶客的共同話題。

 

先開個盤,若果我是 J.K. Rowling

第一,奸角一定要死,否則如何向千千萬萬的家長們交代。

第二,主角一定不會死,雖則她現在好富貴,但難保將來某日可能要靠「他」才有飯開

 

後記:今天下午在教協購得《哈利波特》的結局篇,但暫時仍是不捨向老朋友道別,所以還未拆封。

s100434887.jpg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月號讀者文摘的記實文學精選,刊登了林太乙著《林語堂傳》的二十五章:念如斯。

 

這是林語堂的女兒 - 林太乙憶述父親晚年「翠綠夾著黃褐」的生活,是一篇令人深深感動的文章。一個當代文學大師、「幽默大師」,在晚年失去女兒時,原來跟所有的父親、老人都是一樣的。

 

在西方接受教育的林語堂,教育孩子的方式,是無為之治,信馬由韁。

 

長女如斯七八歲時,對林語堂說:「我也有話要說。」他便鼓勵她學習寫作,給《西風》投稿。在巴黎,他帶女兒們去夜總會,看跳舞,半夜才回家。次女高中畢業,他說你別讀大學,先工作,去教外國人中文,十八歲的林太乙成了耶魯大學的教員。後來,林語堂寫《京華煙雲》,就讓如斯作序。女兒給父親作序,古往今來大概都沒作過。

 

林語堂崇尚西學,但他秉承的仍是舊式中國人的那一套。長女如斯到了出閣之年,他代女兒選中了一位醫生,雙方家長一商量,就為兒女們擬定了婚期。但在訂婚宴前一天,如斯與一個美國青年迪克私奔,親友們一片譁然。

 

這婚姻,從開始就不被所有人看好。迪克不過是一個小混混,高中沒畢業就被開除,不務正業,居無定所。林語堂看著女兒在不幸的婚姻中煎熬,淚往肚裏咽。如斯終於離了婚。

 

曾經最愛的人,愛到願意為他拋棄父母家人的人,忽然暴露出怪獸的本來面目,是自己瞎了眼還是世上再沒有好男人?如斯不能原諒自己,也無法相信人性。她病了。

 

此後十幾年,如斯精神狀況時好時壞,數度進出精神病院。好的時候,她仍然是一個美麗聰慧的女子,還編譯過《唐詩選擇》。然而有一天,她在鐵窗上上吊自殺了。工人發現她的時候,桌上一杯茶還是溫的。

 

《林語堂傳》的二十五章:念如斯。

 

「聖誕節快到,我帶他到永安公司,那裡擠滿了大人小孩在採購禮物,喜氣洋洋。他看見各式各樣燦爛的裝飾品,聽見聖誕頌歌,在櫃台上抓起一串假珍珠鍊子,而泣不成聲。那店員好奇的看他,不知道這位消瘦的老人為什麼在哭。我的胸膛脹得快要爆炸了。饒了他吧,小姐,我想,你要讀過他的書,知道他多麼熱愛生命,方才知道他為什麼在掉眼淚。讓他抓起一個個裝飾品,對著這些東西流淚吧。」

 

可以完全瞭解當時大師為什麼會泣不成聲,因為生命是如此美好卻又稍縱即逝,青春一去不再,人生如一場盛宴,而宴會即將結束。林語堂垂垂老矣,仍對生命充滿熱情,看到這裏,我的眼眶紅了,很感動。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78386638.jpg  

我一直很喜歡 Mitch Albom 的作品,喜歡他書中寫實深摯的情感表現,覺得總是可以為我帶來很多思考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帶著我們親炙老教授的人生歷練,擲地有聲,質地厚實。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故事性強烈,探討人和人之間不被注意到的連結點與隨之而來的變化,不誇張鋪陳,卻總是有驚喜的情節發生。

《再給我一天》以簡樸的故事作為本體 ,讓我們跟著查理與母親,娓娓細訴那曾經發生過無法彌補的生命片斷,然後重新得到救贖。

「生命中永遠沒有什麼已經太遲了的事情,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你都有能力去改變,只要你願意。

我很喜歡這句話。

不要這麼輕易的覺得,人生已經失去希望了。

隨時都可以改變的,只要你想改變,機會就在自己手中。

「學習成長,學習堅強,學習發覺真相,學習原諒」都是我們人生必修的課題。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85011919.jpg  

 

故事從一個大風雪的夜晚開始。醫生大衛親自為妻子諾拉接生,卻發現雙胞胎之一的女嬰患有唐氏症。為了不讓妻子面對新生女兒為心智障礙的悲劇,大衛以善意的謊言矇騙諾拉女兒已夭折,誰知這個決定從此讓整個家庭變了樣。

太太諾拉無法走出失去骨肉的陰影,開始酗酒、外遇,只為了麻木自己都說不清的失落,獨子保羅則得不斷和雙胞胎妹妹的幽靈糾纏,換取父母的一點注意。大衛滿心愧疚不能言說,於是一頭栽進攝影,到處拍攝女嬰、女孩、少女,彷彿要為遠方的女兒留下成長記錄。

但是當年在場的護士卡洛琳並沒有按照大衛要求將小女嬰送到安養機構。在開車離去的途中,這位暗戀大衛的護士決定獨自把女嬰養大。她搬到另一個城市,隱姓埋名靠各式各樣的兼差賺取生活費,用一己之力對抗不合理的教育體制,為女兒打造出一個溫暖有愛的家。

這兩個家庭形成了明暗的強烈對比,活著的保羅和「死去」的菲比;物質生活無虞唯獨不能坦誠以對的醫師,困苦艱辛但每一分秒都真誠勇敢的單親媽媽。多年以後,當卡洛琳與大衛重逢,她對他說:「你逃過了很多心痛,但你也錯過了無數的喜樂。」

保守秘密的人,被欺瞞的人,渴求父母關愛的孩子,因沒有子女而感到虛空難受的父母,漂泊流浪的人,居住定所的人,書中每個人跟命運掙扎奮鬥著,用力背起人生苦難重擔?

 

 

在台灣【博客來】的網站看到了這本書的介紹後,一直都很想看,感覺上這個故事跟《追風箏的孩子》有點相似,在旺角的二樓書店找過,但找不到,不知道何時香港才有得賣呢?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86184064.jpg  

 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十三年來,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白血球、骨髓、幹細胞,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

 

這兩天晚上都在不眠不休的看書。

已經很久沒有試過這樣子,又或者說是很久沒有遇到這樣的一本書。

在台灣【博客來】的網站看到了這本書的書評,很少會有一本這麼多讀者推介的書,一直很想看但總不捨得買(要
$90多呢 ~),但看完後就覺非常值得,值得大力推薦的感人小說 ~ ~

我一直都是個愛聽故事的人,《姊姊的守護者》是個讓我覺得震憾、感動的故事。一開始這本書就深深的吸引我,即使手邊有事不得放下它,我還是會一直想著。

故事的開始,我們看到的好像是一個偏心、自私的母親,和一個年輕衝動,害怕又憤怒的
13歲少女,即將開打的一場家庭戰爭。隨著各個角色的篇章出現,我們慢慢見到戰場中其他參與者:慈愛而開明的消防員爸爸,面對隨時要失去其中一個成員的家庭只有無止盡的包容;因長期被父母忽略和無法幫助重病妹妹而憤怒、導致行為偏差的大哥,還有從小就重複經歷著病痛與醫療副作用折磨的凱特,為著拼命拯救他的母親而堅持,卻在心理極度渴望著解脫 ...... 終於你了解到,書中所有一切的描述都是在放大清楚的表達一個字 -「愛」。

你如果覺得人生有所遺憾,覺得家人並不完美,看看這本書,你就會體會到家本來就不是只有歡笑的天堂,家有時是夾雜著愛恨情仇的地獄,但是家是唯一能證明你曾經存在過的地方。

從來,姐妹之間、兄弟之間,應該說是家人之間,就有一種你無法用科學實驗分析,用法律條文約束,更無法用通理性去思考的愛。

可能是我太想知道結局的關係,很多應該深入思考的地方都被我匆匆飛過,有點一看再看的想法,那麼的話,《不存在的女兒》你先等等我,我要遲點才找你啦
~ ~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80160793.jpg        

看完了《佐賀阿嬤的幸福旅行箱》。

 

今次的主角不再是佐賀的阿嬤,而是長大了的昭廣的愛情故事。

 

最近,身邊的幾位朋友都不約而同地邁入了婚姻,踏入人生的另一階段,擁有了共度人生的牽手,真的是非常幸福。希望大家的婚姻都能像昭廣和律子的旅行箱一樣,滿載著回憶與幸福,長長久久。

 

不知我何時才會擁有自己的幸福旅行箱。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九九四年的秋天,任教社會學的莫里教授,從醫生口中得知自己患了一種會導致肌肉及神經逐步萎縮的不治之症。這個病不會立即奪去他的生命,但身體及肌肉的活動能力會逐步減弱,直至死亡。 


醫生估計莫里還有兩年的時間。莫里知道時間可能更短,於是他作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這個決定是在他走出診所的那天想到的。『我就這樣枯竭下去直到消亡?還是不要虛度剩下的時光?』他問自己。結果,莫里選擇了後者。

久,莫里遇到他以前的一位學生,就是其後《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作者Mitch Albom,莫里教授相約他每星期二一起談論死亡,談論人生。

莫里認為真正的滿足源於內心,而並非源於外在世界,真正的滿足在於你能付出自己,貢獻自己;使飢餓的人得飽足,使孤獨無依的人得溫暖,使悲傷的人,綻放出燦爛的笑容;貢獻自己,付出自己給有需要的人,你就能感到自己在快樂,你就學會滿足,莫里如是說


這是我第n次看這本書,不同的時候看也有不同的體會,作者Mitch Albom
最近出了一本新作,很期待,但還沒有中文譯本,希望到台灣時可以買到。

天看見我不太認識的中六同學手裡拿著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她說她是因為聽同學說我在通識課時提過這本書,所以便買來看看,覺得很有意義。不知為何,那一刻突然覺得有一點感動。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